习书记鼓励我争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一)
2007年4月29日,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出席上海各界优秀青年纪念建团85周年座谈会。听完4位青年代表的发言,习近平同志指出,80多年青年运动的历史充分证明,党育青年成长,青年跟党前进。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才能建功立业、健康成长。他勉励大家“志存高远”“修身养德”“勤于学习”“创新奉献”,要“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当时正在上海交通大学读书的戴文渊同学作为大学生代表参加座谈,从此立志争当自主创新的“排头兵”,2014年创立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利用AI技术服务人民的美好生活。
(本报将在报纸和新媒体端专门开辟《青年来信》专栏,刊发广大读者阅读和学习报道之后的启发和感悟,来信请发我们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踊跃来信)
---------------
采访对象:戴文渊,男,1983年5月生,江苏苏州人,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2006级研究生,2005年获得第29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冠军,2007年被评为全国三好学生标兵。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现任首席执行官。
采访组:刘刚 石新明 谢一泓 孙留华 钱文韬
采访日期:2018年7月20日 2019年6月10日
采访地点: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会议室
采访组:戴文渊同志,您好!2007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参加上海市各界优秀青年纪念建团8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请您回忆一下那次座谈会的情况。
戴文渊:那次会议时间是4月29日下午,地点在市委党校会议室。现场是一个大的会客厅,参加人员是上海市各行各业的青年代表,大概30多人。当时习书记一进门就与所有人亲切握手,然后全体合影,随后大会开始。4位青年代表分别向习书记汇报了工作。
我是最后一个汇报发言的,我之前获得了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总决赛冠军,被评为2007年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我当时内心十分激动,可能也是发言中最紧张的一个吧。汇报过程中,习书记与我们互动交流。汇报完之后,习书记发表了讲话。
采访组:您当时向习近平同志汇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戴文渊:我当时作为青年学生代表发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所以汇报的主题是“上海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汇报内容不仅限于我自己的故事,还包括支教大学生、勇救落水者的大学生及打工资助失学儿童的大学生的事迹。
采访组:您能回忆一下座谈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与大家互动交流的情况吗?
戴文渊:习书记饶有兴致地听了我们的发言,看得出他听得很仔细,还不时与大家进行互动。
我记得第一位发言的同志是海关的,他汇报的主要内容是“青年要甘于平凡、不甘平庸,在平凡的岗位作出不平凡的业绩”。当他说到青年要在平凡的岗位不甘平庸时,习书记点头表示认同,还向当时在场的青年朋友介绍了自己的知青岁月,以及那段经历对他个人思想成长的宝贵作用。
第二位发言的同志姓赵,他汇报的主要内容是“作为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党员要有理想、信念和原则”。习书记问:“小赵是哪里人,吃过苦吧?”他说,他来自四川,是一个农家孩子。习书记就此提到知青岁月对他来说之所以珍贵,是因为能知道人民群众最需要、最困难的地方。只有知道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身为党员和领导干部才会有奋斗创新的方向。
第三位发言的是一位姓顾的女生,她是第六批中国青年志愿者赴老挝服务队的队长,她当时向习书记汇报了自己在老挝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的情况。习书记很高兴地说,他的小学同学就有老挝国家领导人的孩子,并回忆了与他们交往的情景。习书记还说,他曾率领浙江省代表团去过老挝,并与当地开展经贸合作。这些言谈话语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习书记很重感情,很念旧情。
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同年5月,习书记到我校(上海交通大学)视察,当时我作为学生代表欢迎习书记的到来。习书记与师生一一握手,当与我握手的时候,习书记对我说了一句“我们见过”,令我感到非常惊讶和感动。
采访组:请简要回忆一下习近平同志在座谈会上讲话的主要内容。
戴文渊:习书记先是对我们的发言给予肯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还引用李大钊先生对青年的赞美鼓励我们——“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使我们深受鼓舞。
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80多年青年运动的历史充分证明,党育青年成长,青年跟党前进。青年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在共青团组织的带领下,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才能建功立业、健康成长。
最后,他向我们提出了四点希望。第一,希望大家坚定一种信念——志存高远。第二,希望大家砥砺一种品格——修身养德。第三,希望大家培养一种习惯——勤于学习。第四,希望大家追求一种精神——创新奉献。这四点希望一直引领和鞭策着我在人生道路上不偏离方向,勇往直前。
习书记的讲话引经据典,妙趣横生,我觉得他是一个博学、幽默的人,尤其是他脱稿和我们讲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使我们的内心深受触动,也令我们非常感动,在脑海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采访组:关于“掏心窝子的话”,能否再仔细回忆一下呢?
戴文渊:习书记脱稿和我们的交心谈话,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习书记讲做人。他强调,无论做什么事,首先是做人,要厚德载物。这关系到能不能走得远、立得高、成其大。那么,年轻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呢?习书记认为,年轻人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学做有原则的人,要有一种操守,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些做人的规矩,当然这些规矩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能为名为利、追名逐利去做一些事情。
二是习书记讲做事。他强调,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要眼高手低。要从小事做起,小事能做了,就能做中事;中事做好了,才能做大事。这就好比练举重,开始举个四五十斤,然后一点点加码,最后才可能成为大力士,举起三百斤。一开始就举三百斤,肯定是举不起来的。但是,如果一开始对四五十斤不屑一顾,那你永远也举不起三百斤。
三是习书记讲要找“苦”吃。他结合自身的经历说,当年他们这辈人曾经上山下乡,不管是主动去的还是被动去的,在农村的这些年,都让他们获益匪浅。他说,他从中最起码学到了两条,一是懂得了什么是实际、什么是群众;二是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收获了自信。习书记说,当年那么苦那么穷都活过来了,现在还怕什么?这都是艰苦环境磨炼的回报。现在的年轻人生活条件优越,是幸福的一代,还是要给他们一点儿挫折教育,让他们到艰苦的地方去找“苦”吃。习书记举例说,现在上海有很多青年志愿者到西部甚至到海外艰苦地区去服务,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自身是很大的锻炼和教育。
四是习书记讲要“服水土”。他语重心长地说,很多海外留学归来的学子,这种体会可能会更加深切。过去有些青年学子的想法偏于简单,出去一下,冷静了;回来以后,踏实了。要脚踏这片热土,这是千百万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中国过去什么道路都试过,君主制、资本主义共和制等,最后都没有走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是中国的成功之路。习书记嘱咐我们一定要“服水土”,了解中国的国情,把志向牢牢地树立起来,踏踏实实地体现在本职岗位上。
采访组:您当时还是一名在校学生,请问这次活动对您后来的学习、择业、创业产生了哪些影响?
戴文渊:习书记勉励我们,青年要志存高远,要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不论面对怎样的艰辛,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始终不变追求、不改初衷,始终勇往直前、勇攀高峰。
习书记鼓励我们要争做自主创新的“排头兵”,充分激发自身蕴藏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潜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革故鼎新的锐气,立足岗位,大胆创新,在各条战线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那次会议之后,我时刻牢记习书记的嘱托,增强了学习AI技术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坚定了争做自主创新“排头兵”的决心和信心。我在读博士期间,辍学去了百度工作,应该说就是受到责任与使命的感召。我当时的考虑是,AI技术的理论基础虽然已经有了,但是缺乏产业落地,缺乏行业应用,难以得到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其快速发展。因此,我觉得自己能否成为博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找到AI能为产业创造价值的路径。所以,我在2009年来到百度,带领团队寻找AI助力百度转型的路径,4年内帮助公司提升了8倍的业绩。
后来,其他互联网公司纷纷效仿我们团队基于数据和AI的技术转型升级,而我那时却已开始思考下一步了。我认为AI未来的发展不应该是线性的,不应该是从一家公司到两三家公司这样的发展速度,而应该是一个从1到N的发展过程。如果我们能让每家公司都像百度一样被AI技术提升8倍业绩,那为社会创造出的GDP将是惊人的。因此,2013年,我从互联网领域进入企业服务领域,希望实现AI从1到N的发展。加入华为,让我有机会进入企业服务的平台,但我发现这还不够,真正成就一件大事的,最重要的不是放大眼前的资源和平台,而是使命。我一个人想做这件事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团结一批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来做成这件事。
在创业之前,我曾担任多家公司的不同职务。在决策的时候,我都会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判断,在社会责任和企业利润之间作出平衡,并不断提醒自己,一个企业最大的价值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在短期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完全一致时,我会更在意我是否能为人民、为社会和国家创造价值,一定要“有原则”和“服水土”。这些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究其深层次原因,都是当初习书记讲话在我头脑中产生的影响。
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我所接触的青年朋友,我发现有些青年人可能过于在意自己一时的得失,总是希望快点儿得到别人乃至社会的认可。过于在意一时的得失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一个人在社会中的价值来自于你对社会的价值。你先要变成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等你做到了,社会一定会给你相应的回报。这一点对青年人来说,要从思想上做到并不容易,但却是我的真心体会。
采访组: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关心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曾在多个场合谈及人工智能的重要性与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请结合您在这一行业的实践,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戴文渊: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次对国家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作出战略部署,为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2014年6月9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总书记特别强调了机器人技术和“机器人革命”的重大意义。他谈道,国际上有舆论认为,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机器人革命”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同年11月,我们创办的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提供商——第四范式(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期望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各行各业带来一次转型升级。
在2016年G20杭州峰会开幕式上,习总书记指出,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日新月异,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结合,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一年,我们深刻感受到国家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扶持力度,第四范式更是荣获2016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奖”一等奖,成为首个获得国家级人工智能最高奖的企业。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这次集体学习在社会上和行业内产生强烈反响,多只人工智能概念股涨停。同年12月,第四范式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超过10亿元,成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中国五大银行投资的第一家创业企业。
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还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结合,他说:“要发挥人工智能在产业升级、产品开发、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技术优势,促进人工智能同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以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各产业变革,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目前,第四范式已在金融、零售、能源、智能制造、医疗、媒体等行业完成上万个人工智能落地案例。这其中,既有金融风险合规、零售供应链、媒体智能分发等场景,也有众多我们平时并不容易想到的场景。譬如,在候鸟迁徙的项目中,机器被用来预测候鸟的飞行路径,帮助使用者提前作出干预措施;又如,在孕妇分娩项目中,用于更精准地预测新生儿体重,帮助医生作出生产方式的判断,目前所有案例的预测误差都精确在0.2公斤以内。
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光明,大有可为。但是,人才短缺是目前人工智能发展的一大短板。高校人工智能人才的专业技术及社会道德责任感的培养,深刻影响着人工智能的创新能力与道德边界,影响着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感觉到,培养人工智能人才,并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或者人工智能专业的事情。因为,人工智能本身是一项技术,技术最终要实实在在落地才能体现其现实意义,这就需要人工智能与各行各业结合,而各行各业也需要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下一个转型升级。所以,我们在每一个行业都要着力培养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的跨界人才。未来,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缺口,或许就是这些跨界人才。
2019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方式,推动人类社会迎来人机协同、跨界融合、共创分享的智能时代。把握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态势,找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我们相信并期待着,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将迎来一个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书记来到我们的慈善爱心屋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二)
习近平同志在上海任职的七个月零四天时间里,分别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石化工业学校、启音学校、大同中学、七宝中学等多所学校调研指导,充分体现出他对青年学生一以贯之的关心关爱和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华东师范大学调研时,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特意来到学校的慈善爱心屋,了解慈善爱心屋的运作模式,与学生志愿者亲切交谈,并以个人名义捐款400元。他肯定了这一慈善助学和帮困育人的模式,认为这体现了大学的大爱精神和人文底色,勉励大家将爱心播种在更多人的心中。
(本报将在报纸和新媒体端专门开辟《青年来信》专栏,刊发广大读者阅读和学习报道之后的启发和感悟,来信请发我们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踊跃来信)
---------------
采访对象:刘麒,女,1984年12月生,浙江宁波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2003级学生,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吴薇,女,1968年4月生,上海人,时任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发展服务联合中心主任,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杨艳红,女,1982年11月生,福建泉州人,华东师范大学行政管理学专业2004级学生,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书院党委副书记。周赛君,女,1981年5月生,湖南郴州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学工部副部长兼学生资助中心主任。
采访组:石新明 俞虹 邹文通
采访日期: 2018年12月26日
采访地点:华东师范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会议室
采访组:刘麒老师,您好!请介绍一下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到华东师大调研考察的情况。
刘麒:好的。2007年5月9日上午9时许,习书记一行来到我校闵行校区调研考察。在图书馆前的平台上,习书记俯瞰学校的新建筑,时任校党委书记张济顺、校长俞立中向习书记详细介绍了学校的建设规划。习书记一行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校三楼文科文献阅览室,了解了图书馆的设计和藏书情况,对我校图书馆的软硬件配置给予了充分肯定。
习书记表示,华东师大秉承“求实创造,为人师表”的校训,在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华东师大的各项工作,希望华东师大的师生能与上海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做好部市共建。
之后,习书记来到位于大学生活动中心的慈善爱心屋,在听取了吴薇老师的介绍后,与学生志愿者杨艳红等同学进行交流,并以个人名义为爱心屋捐款。
随后,习书记一行来到我校物理系,视察物理教学实验中心演示实验室。在参观过程中,习书记对我们提出希望:“华东师大按照既定方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为上海实现‘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献策出力。”
离开华东师大前,习书记表示,希望华东师大越办越好。
采访组:吴薇老师,您好!习近平同志非常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特地来到慈善爱心屋了解情况,请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
吴薇:华东师范大学慈善爱心屋成立于2005年11月,是全国首创的慈善助学和帮困育人的模式,非常有特色。
习书记到华东师大调研考察的时候,特意来到慈善爱心屋,边走边询问了解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大体情况和帮扶工作。我们能够感受到习书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非常牵挂。
一走进慈善爱心屋,习书记就被这个像超市但又比一般超市温馨的小屋所吸引。我们向习书记介绍了设立慈善爱心屋的初衷,习书记非常感兴趣,立即追问主要是哪一些人捐款捐物,捐的人多不多。
在得知爱心屋的主要捐赠群体来自本校师生后,习书记表示非常认可。他说,这体现了大学的大爱精神和人文底色。
在放有服装的货架前,习书记顺手拿起一件条纹衬衫,非常自然地说:“这件衣服很不错,像我也能穿,而且也不贵,只要20元。”我解释道,上面标的“20”是虚拟的价格,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凭券来领。
当习书记听说以发放爱心券的形式让困难学生“自主选择”,代替以往直接上门给学生送钱物时,认为这样做很好,一方面保护了困难学生的隐私,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挑选到自己实际所需要的物品,真正体现了“贴近学生”。
在爱心屋的接待柜台前,习书记非常仔细地翻看了捐赠台账。我说:“您看一下,每一笔捐赠和领用都有纸质的登记和签名。”习书记边翻阅边说:“嗯,非常不容易,你们的工作做得很仔细。”
快要出门时,习书记突然看到我们工作台上摆放的红色捐款箱,说道:“噢,捐款箱,你们做得很好,我也来捐一点儿!”边说边喊来随行工作人员,嘱咐他帮忙先垫付一下捐款。习书记还笑着对我说:“我身上一般不放钱。”工作人员按习书记的意思给捐款箱放了钱。后来,我们查看捐款箱时,才知道习书记捐了400元。
采访组:杨艳红老师,您好!听说当时您是正在慈善爱心屋值班的学生志愿者,请介绍一下当时的情景。
杨艳红:是的,我当时是一名正在慈善爱心屋服务的学生志愿者。
当时爱心屋的四壁都挂着师生们提供的书画作品和照片,吊灯上挂着大家亲手折叠的千纸鹤,货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各种生活用品,有些来自师生的捐赠,有些来自社会各界包括周边社区居民的捐赠。
习书记与我们志愿者亲切交谈,询问大家一周的工作时间、参加志愿服务的收获等等。
习书记听了工作人员对爱心屋模式的介绍后,与大家交流了自己的感受。他说,在这个小屋感受到的是温暖,这是其他高校暂时不具备的,华东师大作为首创校,要坚持做下去,将这份爱心播种在更多人的心中。
特别让我们感动的是,习书记在参观完慈善爱心屋后,以个人名义向爱心屋捐款400元。
习书记加入到我们的爱心接力队伍中,勉励我们情系他人、胸怀天下,对广大师生起到了模范与引领作用,也为我校“爱在华师大”的精神增添了强大动力。
采访组:周赛君老师,您好!请您谈谈如今慈善爱心屋建设得如何?
周赛君:习书记的关怀、教诲和支持,一直鼓舞着我们努力做好爱心屋的工作。
14年来,慈善爱心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帮困育人途径,在物资帮困、人文关怀、慈善公益等领域不断进行人性化、精准化、系统化的探索和实践。
如今,慈善爱心屋已经形成了“校内-社区-企业-基金会”四位一体的物资筹集模式,棉衣棉被、凉席枕头、牙膏牙刷、毛巾水壶等生活用品,基本满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日常所需。2018年,爱心屋向4559人次的学生发放价值近30万元的物资,爱心屋慈善义工队向社会提供了1254人次的各类社区志愿服务,累计达到4895小时,直接受益群众约1万人次。我们的志愿服务得到了附近社区党团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也为社区党建和团建工作贡献了青春力量。
经过不断努力,2014年,我校慈善爱心屋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上海市高校资助育人典型案例;慈善义工队多次被评为“上海优秀志愿服务集体”。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广大志愿者奉献爱心的重要渠道”,“树立慈善意识、参与慈善活动、发展慈善事业,是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的道德实践”。
如今,慈善公益理念越来越成为华东师大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越来越成为师生们的生活方式。
我们一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组织同学们广泛开展志愿公益活动,引导同学们在慈善实践中积累道德,努力培养具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主席参加我们的“主题党日”活动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三)
2010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视察,参加了同学们正在举行的主题党日活动。在听取了朱扬、袁博两名学生党员的发言后,习主席应主持人杨柳同学的邀请即兴发表了讲话。习主席肯定了同学们的主题党日活动,盛赞当代大学生是“大有希望的一代”,并寄语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做那些可能做、可以做的事,要忌‘急’,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选择到社会最需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要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
(本报将在报纸和新媒体端专门开辟《青年来信》专栏,刊发广大读者阅读和学习报道之后的启发和感悟,来信请发我们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踊跃来信)
---------------
采访对象:王小月,女,1982年5月生,湖北兴山人,时任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辅导员、团委书记,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朱扬,男,1987年9月生,江苏南通人,华中科技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2006级本科生,现任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西亚非洲部项目经理。袁博,女,1983年5月生,河北石家庄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杨柳,女,1989年11月生,湖北武汉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8级本科生,现任该学院辅导员。王旭,男,1988年4月生,四川仁寿人,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06级本科生,现就职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国土空间规划局。
采访组:石新明 王丽莉 范煜 宁梦瑶
采访日期:2018年12月1日 2019年6月30日
采访地点: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会议室
采访组:小月老师,您好!2010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华中科技大学视察,听说您以解说员和引导员的身份参加了有关活动,请简要介绍一下这次活动的情况。
王小月:1月22日下午,习主席首先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南四楼的建规学院大厅,参观了反映学校办学成果的展览。在反映历史沿革、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等情况的展板前,习主席听取了时任校党委书记路钢、校长李培根院士的汇报,了解了学校“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和开放式办学等鲜明的办学特色。之后,路钢书记向习主席介绍,我是建规学院的辅导员、团委书记,获得过“全国优秀辅导员”称号,说接下来由我进行汇报。
习主席主动伸出手与我握手,说:“你好,王老师,你是‘80后’吧?”他温和的话语、亲切的笑容和温暖的手掌立刻使我放松下来,我笑着回答:“首长好!您猜对了,不过我已经在学校工作6年了。接下来由我向您汇报‘党旗领航工程’的开展情况。”
我向习主席汇报了由“早日站在党旗下”“党旗在我心中”“我为党旗添光彩”三部分组成的“党旗领航工程”的实施成效等内容。在我汇报的过程中,学校领导担心时间不够,还扯了扯我的衣服,示意我快一点儿,不要把后面的行程耽搁了。但习主席对“党旗领航工程”很感兴趣,不断地提问了解,问得非常仔细。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汇报到建规学院党员先锋服务队积极参与四川震区灾后重建的工作情况时,习主席指着展板上一位老奶奶的照片询问:“这个照片是……”
“这是我们学生党员在震区临时安置点调研需求时,这位老人捧着自己的饭告诉同学们,这是党和政府免费发给他们的。‘看,里面还有肉呢!感谢中国共产党!’”“学生们告诉我,这次实践让他们真切体会到了什么是‘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并且进一步感受到了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与使命!”
习主席对同学们的实践活动表示肯定,并强调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同学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刻苦学习,而且要到社会上锻炼实践。
参观完展览后,习主席走进建规学院的专业教室,参加同学们正在举行的“党旗领航工程”主题党日活动。习主席与坐在通道两侧的同学们一一握手后才就坐,而且还示意我坐在他的左手边。
在听完朱扬和袁博两位学生党员的汇报发言后,大二年级的学生主持人杨柳邀请习主席为同学们送上青春寄语。习主席站了起来,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即兴讲话。
习主席参加我们党日活动的时间,比预期要长很多。闻讯赶来的同学们站在教室门口,当习主席从教室走出来时,大家连声高呼:“主席好!”习主席逐一与走廊两侧的同学们握手,并且主动询问他们一些问题,大家都觉得习主席和蔼可亲。
临上车前,习主席对我说:“对学生而言,辅导员是非常重要的人,你们的工作很有意义和价值,也祝你工作顺利!”
采访组:朱扬同志,袁博同志,你们好!请回忆一下当时汇报发言的主要内容和习主席与你们交谈的情景。
朱扬:我当时是船海学院本科0601班党支部书记。我汇报的是我们党支部在2009年开展的特色党日活动,活动主题是“中国印·中国心”。我国有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2个特别行政区,我们把全国各地的版图按照比例做了一个模型,放在学校里人员比较密集的地方,让同学们在自己家乡对应的版图上摁上自己的手印,写上自己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家乡发展变化的感受,包括家乡存在的问题和自己设想的解决办法。然后,将按有2000多个手印的各地版图拼接成一幅完整的中国地图,以此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礼物。当时这个活动在校园影响很大,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我所汇报的就是关于这项活动的一些情况,习主席听得非常仔细,不时点头微笑。习主席认为我们开展的这些活动,对激发当代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热情有很大帮助。
活动结束后,习主席与现场的师生一一握手。我坐在一个距离主席台比较远的位置,当时习主席已经快要走过我所在的位置了,而且我和习主席中间还隔着两位同学。但习主席突然转过身,特意走过来跟我握了手,然后对我说:“小伙子,讲得不错!”对我来说,这是一次特别难忘的经历。
袁博:我当时是建规学院2008级硕士生。我汇报了我们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志愿服务活动。2008年5月20日,我们学院组织了一支由学生党员组成的党员先锋服务队,赴灾区开展临时安置规划和灾后重建工作。我们当时主要参与了都江堰和彭州市6个镇的安置规划工作,成为全国第一支参与四川灾后重建规划工作的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一个月后,我们建规学院的其他学生党员也组成了服务队,继续奔赴灾区参与重建规划工作。
我们团队中有一位师兄的爷爷,在党员先锋服务队临出发前去世了。这位师兄是家里的长子长孙,照理说他应该回去。但是,他的父亲为了让他安心完成任务,没有告诉他这个消息。他的父亲也是党员。他说,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为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我在现场汇报讲到这件事情时有一些哽咽,出现了一些停顿。习主席听到这里的时候,带头鼓掌给我鼓励。
活动临近尾声时,习主席与我们亲切交谈,不仅对我们小分队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还夸赞我们“小年纪能干大事”,希望我们青年一代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实际行动实现青春梦想。
采访组:杨柳老师,您好!听说习主席参加主题党日活动时“被”讲话,请您谈谈当时的情景。
杨柳:我当时是建规学院大二的学生,这个党日活动是由我主持的,当时我就坐在习主席的对面。本来习主席讲话这个环节是没有的。但是,我感觉习主席在听同学们发言时非常高兴,听得非常认真,于是就鼓起勇气,邀请习主席叮嘱我们几句。
因为当时我有点儿紧张,所以在邀请习主席时话说得有点儿生硬。但让我没想到的是,习主席笑眯眯地看着我,和蔼地说:“刚才这位主持人让我讲话,现在最流行的词就是‘被’,这次我算不算‘被’讲话?”
一句话就把大家都逗乐了,现场的氛围顿时活跃起来,我之前的紧张感也随之消失了。习主席一句玩笑话一下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让人感到特别亲切。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当我邀请习主席讲话时,习主席竟然主动站了起来,我想他这样做,可能是想让围在外圈的同学们能听得更清楚一些吧,这个瞬间令我非常感动。
活动结束时,习主席与在场的师生一一握手,并对我说:“你主持得真不错!”我当时心里特别高兴,开心地说:“谢谢主席!”
采访组:请小月老师简要回忆一下习主席即兴讲话的主要内容。
王小月:习主席首先点赞华中大是一所非常著名的重点大学,师资力量一流,科研水平很高,办学宗旨符合实际、符合潮流,具有现代理念,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同学们能够在这样一所大学学习,是非常幸运的。
习主席说,听了同学们的演讲,很有感触,从中看到了“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精神风貌,也看到了华中大抓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绩,看到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成果。
习主席点赞当代大学生。他说,当代中国大学生有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真挚感情,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信念,是大有希望的一代。
习主席说,学生党员能够在自己专业能力范畴内,在深入基层、服务地方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党员的党性,提升自己的情操,是非常令人鼓舞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习主席十分关心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他说,党和政府很关心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将会继续加大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力度,学校也要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服务工作。学校开展的学生工作,对大学生未来的成长成才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在后来的工作中,习主席亲切的话语时常在我耳边回响。“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做那些可能做、可以做的事,要忌‘急’,不能急于求成”;“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不要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选择到社会最需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要从小事做起,最后做成大事”。“成才之路,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习主席还举例说,这就好比一个大力士,奥运会的举重冠军,他能举起一百公斤、二百公斤,当然是从举十公斤、二十公斤开始的。
最后,习主席勉励同学们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勤于学习、增强本领,在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采访组:请大家谈谈参加这次活动对你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袁博:习主席鼓励我们到社会最需要的地方去,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对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2011年参加工作后,我成为一名规划师。一进入单位,我就主动要求参加新农村规划的编制工作,远赴千里外的云南山村,在弥勒县待了7个月。因为村庄规划是真正“接地气”的规划,是老百姓最需要的规划。我和团队的其他同志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村庄,经历了调研过程中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经历了连续走路一天、全脚打泡,经历了无数个通宵熬夜绘图……正是在这段扎根基层、走乡串户、服务百姓的时间里,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习主席曾经说过的“不要小看梁家河,这是大有学问的地方”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几年后,我来到武汉光谷,再次以一名“小学生”的身份踏进了规划行政管理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谷人”,一切从“零”做起。武汉光谷是中国自主创新的高地,是世界的光谷。在这里,我有机会参与到国家战略性产业建设中。我记得习主席曾说,一个人的信念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光谷,多次就自主创新发出高屋建瓴的时代强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以习总书记对我们的鼓励为动力,始终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在条件艰苦的基层、国家建设的一线、项目攻关的前沿接受锻炼,这是领袖的思想带给我的指引和力量。
朱扬:习主席勉励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我决定发挥自己船舶专业的特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承担有挑战性的工作。于是,我进入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并经常被公司派往非洲出差,一年平均出差天数要在一百天以上,加之非洲工作条件较为艰苦,还有一定的危险性,有些人坚持不下来,就打了退堂鼓。但是,我无怨无悔,发誓要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因为我牢记着习主席“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步来”的教诲。
后来,我又被派到非洲工作了两年。常驻期间,我还有幸见过习主席一次,这再次唤起我现场聆听习主席教诲的场景。
王旭:我出生于四川农村,对农村的物资匮乏、交通不便、生产力落后有切身感受。到了华中大,我主修城乡规划专业。暑假期间,我多次组织和参与新农村规划的社会服务活动,为村民解决饮水、防洪、上厕所等问题。
当时,习主席高度评价了我们支援乡村规划建设的活动。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讲话。他说,与我们的交流就是和未来的一种联系,青年人是一代要比一代强的。国家要富强,民族要复兴,就必须要有后来人,否则我们的事业就是没有希望的事业。同学们要有正确的择业观,要到党、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习主席语重心长的话语使当时大四的我内心受到极大触动,启发着我不停地思考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选择。
在香港大学和哈佛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毕业之后,我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四川,期待把自己的所学献给党和人民,献给父老乡亲。入职以来,我参与了《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四大城市群规划等40余个重大规划的研讨和编制,进一步强化了对城乡规划理论的认知,发表了4篇以村庄规划、农民工就业等为主题的论文。
在繁忙的工作中,我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幸福,理解到了把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党和人民需要结合起来的快乐,感受到了深入一线、扎根基层、脚踏实地带来的充实。我深深地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我们的启发和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主席嘱咐我们“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四)
2010年12月7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期间,专程来到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看望同学们。在图书馆“党的知识阅读角”,习主席语重心长地对同学们说,“人生一年之春、一日之晨就是我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一个黄金的时期”,“一定要利用好大学时期,很好地打下这个基础”。他嘱咐同学们“立志要高、起步要低”,“重视实践、知行合一”,“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号召同学们到基层去,到边远地区去,到社区去,到农村去,到军营去!
(本报将在报纸和新媒体端专门开辟《青年来信》专栏,刊发广大读者阅读和学习报道之后的启发和感悟,来信请发我们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踊跃来信)
---------------
采访对象:毛霞,女,1980年1月生,四川泸州人,时任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现任重庆师范大学团委书记。孙玖江,男,1987年1月生,四川巴中人,重庆师范大学音乐系2008级本科生,现任校团委综合科副科长。
采访组:石新明 熊宇 邸少华 唐敬
采访日期:2018年10月16日
采访地点:重庆师范大学团委办公室
采访组:毛霞老师、孙玖江老师,你们好!2010年12月7日下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重庆考察期间,专程到重庆师范大学图书馆看望师生,请简要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毛霞:好的。2010年12月7日是一个难得的艳阳天,下午5点左右,习主席来到我们学校图书馆广场。一下车,习主席就向围聚在友谊林、大草坪一带的师生挥手致意。随后,他健步来到图书馆前,与我校时任党委书记邓卓明、校长周泽扬等亲切握手,在人流的簇拥下步入图书馆。
在图书馆大厅的雕塑《开卷有益》前,周泽扬校长向习主席介绍了雕塑所蕴含的意义:“‘开卷有益’是我校第一任校长、邓小平同志的胞弟邓垦先生于94岁高龄所书,寄语我校学子:‘多多读书、增长知识。’”
当习主席看到位于图书馆大厅右侧的党员“一讲二评三公示”展示台时,饶有兴趣地走上前来。
“这是图书馆的党员职工根据岗位职责进行的公开承诺,他们将岗位职责和承诺事项都公示上墙,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
听了邓卓明书记的介绍,习主席满意地表示:“不错,做得很好。”
当习主席一行来到图书馆三楼时,正在这里看书的同学们纷纷起立鼓掌,习主席亲切地与大家握手,微笑着问道:“是来做作业的吗?看的什么书?”
同学们一一作答。
在校园文化精品展示区,习主席发现一直拿着录音笔跟在自己身后的两名女同学,便和蔼地问道:“你们是小记者?你们有自己的刊物吗?”
两名同学回答道:“首长,我们是重师大的小记者,我们有自己的《重庆师大报》。”
看着同学们自信的笑容,习主席会心地点了点头。随后,习主席来到“党的知识阅读角”。
孙玖江:习主席走过来的时候,我当时作为学校“青马工程”第二期的学员正在“党的知识阅读角”进行学习讨论。我们激动地迎上前去,习主席高兴地向我们打招呼,并同我们一一握手。
随后,习主席在图书馆三楼《巴渝雄风》碑刻前发表了即兴讲话。
当时我就站在习主席身旁,聆听着他对我们大学生的寄语,内心十分激动,不由自主地向习主席保证:“请首长放心,我们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您和人民的期望!”习主席微笑着又与我握了手。
采访组:请回忆一下习主席当时在图书馆给同学们讲话的主要内容。
孙玖江:见到习主席,安静的图书馆一下就沸腾起来了,楼上楼下挤满了同学,大家都在不停地招手、欢呼。
习主席拿起话筒,用浑厚的嗓音向大家问好:“同学们好!”
图书馆里500多名师生齐声回答:“首长好!”
习主席接着说:“很高兴来到重庆师范大学,来走一走,看一看。大学城初具规模,前景广阔,同学们能够在这么一个优越的环境里学习,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习主席希望大家珍惜机遇,好好学习。为什么要说好好学习呢?习主席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那么人生一年之春、一日之晨就是我们的大学时代,这是一个黄金的时期。毛主席说你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那么大学时期是我们获得知识、丰富知识、打下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一个关键时期,也是我们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黄金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利用好大学时期,很好地打下这个基础。”
如何打好基础呢?习主席讲道:“打基础,我认为知识面需要扩展,大学阶段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基础知识的阶段。”他说,学工的人、学理的人,还要学习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那么学文的人,也要掌握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做到触类旁通和融会贯通。习主席强调,我们正处于不断学习、永远学习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所以要抓住这个时间打好基础,否则很快就会坐吃山空。
习主席教导我们要重视实践,知行合一。他说:“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叫知行合一,学习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性……将来走向社会,自然是以实践为主,在我们上学的时候,也要知行合一,尽可能利用在大学的时间做一些社会实践,要去学习工,学习农……这些啊,为我们走向社会奠定一些实践基础。”习主席强调社会实践很有必要,鼓励我们学校在教学改革中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与探讨。
习主席教导我们立志要高、起步要低。他说:“同学们四年寒窗,以后要走向社会。我们的各级政府要重视、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的学校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我们大学生也应端正择业观念,精准定位,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到基层去,到边远地区去,到社区去,到农村去,到军营去!志存高远的青年一代,立志要高,但起步要低,一定要脚踏实地,在基层摸爬滚打后,终会脱颖而出。”
习主席说:“我就跟大家讲这么几句,也是和同学们交心。祝同学们身体健康,学业有成!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全校的大学生和教职工们致以衷心的问候,美好的祝愿!”习主席话音一落,全场立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采访组:请谈谈习主席这次即兴讲话对同学们的影响。
毛霞:习主席即兴讲话的时间只有八分钟,但是给同学们的教导却非常深刻。
一是从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讲到就业,给同学们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提供了具体指导。
二是从政府责任、学校责任讲到个人努力,为我们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是从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讲到立志要高、起步要低,为教师如何育人和学生如何成长带来了深刻启迪。
习主席的讲话语重心长,催人奋进,令人感动,为全校师生上了一堂思想深刻、生动活泼的“金课”和“大课”。同学们纷纷表示,要牢记习主席的谆谆教诲,让大学生活过得更加精彩,未来到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习主席讲话结束后,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走出图书馆。面对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习主席上车后打开车窗向同学们挥手致意。我们目送习主席离开学校,久久地伫立在原地……
习主席的嘱托和教诲一直回荡在校园里,鼓舞着、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重庆师大学子。近年来,我校85%以上的毕业生到中西部就业,约60%的毕业生留在重庆就业,绝大部分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他们正在社会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主席希望我们“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十五)
2011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吉林调研期间,专程来到吉林大学看望寒假留校学生,并参加了大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会的学习讨论。习主席希望同学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并内化为真正的核心思想,通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来检验。习主席勉励同学们潜心学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打牢知识基础,提高综合素质,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将在报纸和新媒体端专门开辟《青年来信》专栏,刊发广大读者阅读和学习报道之后的启发和感悟,来信请发我们的邮箱xinwen@cyol.com,欢迎踊跃来信)
------------------
采访对象:韩月波,女,1981年2月生,吉林松原人,时任吉林大学团委实践部部长,大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会指导教师,现任吉林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董添,男,1986年5月生,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办公室秘书。高楠,男,1986年3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现任新华社吉林分社记者。孙瑜,女,1986年6月生,吉林长春人,时任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现任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洋,男,1987年9月生,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行政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现任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
采访组:代磊 石新明 冯子宸 吕春晖
采访日期:2018年8月15日 2019年5月15日
采访地点:吉林大学学生社团活动室
采访组:韩月波老师,您好!2011年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吉林大学看望寒假留校学生,并参加了大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会的学习讨论,请您介绍一下当时的情况。
韩月波:好的。1月22日,美丽的吉大校园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习主席首先来到吉林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学生创新实验室考察。在那里,他听取了中心主任、国家级教学名师滕利荣教授的汇报,亲切看望了寒假留校学生。习主席称赞生物实验示范中心基础条件好,鼓励同学们一定要珍惜和把握学习机会。他叮嘱同学们,中药是吉林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你们要把实验课题和学习课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吉林省中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在与师生们亲切交流后,习主席高兴地与师生合影留念。他希望同学们的创新项目早日成功,祝愿示范中心“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变成现实。
随后,习主席来到中心校区图书馆,参观了吉大纪念合校10周年图片展,听取了时任校党委书记陈德文关于吉林大学发展历程和合校10年来建设成就的汇报。在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我校大学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习研究会(简称“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正在组织寒假留校的同学,讨论如何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习主席认真倾听了同学们的讨论,询问同学们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开展情况,并发表了真挚诚恳的即席讲话。他希望同学们真正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祖国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采访组:大家能否具体回忆一下习主席在图书馆阅览室与同学们交流的场景?
韩月波:我当时是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的指导教师,除了我,还有哲学社会学院的漆思教授和学生代表30余人。当时习主席是从图书馆正门走进来的,他非常关心寒假留校学生的假期生活和学习情况,一进门就对同学们嘘寒问暖。我主动迎上前去,邀请习主席加入我们的讨论。
习主席走进阅览室,来到我们中间,加入到我们的讨论中,并且就坐在我的身旁。当时大家都挺紧张的。他坐下后,看到还有这么多同学寒假在学校学习,亲切地对大家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了,我来吉林,来到吉大,看望一下大家!”瞬间,气氛就融洽温暖起来了。
习主席说,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我们要很好地总结党的奋斗历史和执政规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中国今天的发展令我们无比自豪,但还要记住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因为任何成就除以13亿都不足为奇,任何困难乘以13亿都比天还大。
习主席说,同学们在大学里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马克思主义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做到“四真”是不容易的,要好好地学习,好好地思考,好好地实践。习主席说,在大学学习阶段,大学生要丰富自己的知识,打牢基座,只有广博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将来在社会上才能游刃有余。
习主席20多分钟的讲话,真挚地表达了对青年教师和学生的殷切期望,希望我们不仅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星空,要到人民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不计名利,不计得失,甘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董添:当时,图书馆里还有不少寒假留校的学生在上自习,见到习主席便不约而同地拥了过来,偌大的图书馆二楼,似乎所有的人都集中到了我们这“方寸之间”。外围的同学们踮着脚,满眼的兴奋,使劲向内张望着,大家都想离习主席近些,再近些……
有一个细节令我印象特别深刻,就是当被问及“对青年学生的希望”时,本来坐在我身旁的习主席随即缓缓起身,一定要站立着说出他对我们的期望。正是这一个看似很小的举动,让大家深切感受到习主席内心深处对青年学生的尊重和爱护,更是流露出他对我们成长成才饱含的深情和期待。
习主席讲话的时候音调并不高,但语气却十分坚定,说出的每一个字都透着力量和鼓舞。记得习主席在说“年轻人将来到社会上去,要放低身段,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工作需要的地方去”的时候,他微笑着看看我,还用右手拍了拍我的左肩,我的内心瞬间涌起一股暖流。正是这番话成为处于择业迷茫期,或者说是人生转折期的我的一盏指路明灯。
活动结束后,习主席与我们一一握手。当与我握手时,还问道:“小伙子,有对象了吗?”大家都笑了起来。一句亲切的家常话,让本来还有些拘谨的我彻底放松下来,从心底里感受到习主席对我们这些青年暖暖的关爱。
高楠:当时,我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对吉林大学,我是慕名已久。”习主席在座谈时讲道,“吉大特别是合校10年来,12大学科门类最齐全,设施条件很好,规模最大,人才辈出,学术成果丰硕,是一所非常优秀的大学。同学们能够在这里学习,是令人羡慕的。”习主席提到他在浙江任职期间多次到浙江大学调研,当时就知道合校后的吉大规模是全国第一 ,一直想来吉大看一看。据说,习主席在浙江任职时曾18次到浙江大学调研指导,可见他对高等教育的重视和对高校师生的关心。
习主席的语言风格独特,令人耳目一新。他讲述了孔孟之道,列举了中美在经济等方面发展对比的鲜活事例,令人印象十分深刻。讲话中习主席多次提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与他后来提出的“中国梦”是一脉相承的,说明“中国梦”在他的心中是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思考和酝酿过程的,而且贯穿于他的从政经历。
采访组:习主席在讲话中对同学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怎样的指导?
孙瑜:习主席希望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时要做到“四真”,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他强调,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要像口号式的记忆背诵,要内化为真正的核心思想,通过长时间的社会实践来检验。在学校阶段与社会的接触较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是有限的、初步的。他说:“我们中国走到这一步,共产党奋斗到这一步,我们党执政走到这一步,同学们要好好地去思考,好好地去学习,好好地去把握。”
我在之后的学习中,越来越感受到这句话的精辟。一种理论,我们总是始于学,但在学的初期,可能并没有什么认识,甚至不以为然,但通过不断深入地学习、思考和实践,就会逐步了解它内在的含义和蕴含的道理。如果我们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真正领悟这些基本道理,就会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就会有科学的信仰,会有明确的方向。
高楠:因为当天是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在进行研讨,习主席就在讲话中提到毛主席青年时期参加的新民学会和创办的刊物《湘江评论》。他说,这种学习形式很好,很有传统,而且是长效化、实效化的。这对于我们办好吉林大学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很有启发。这个研究会既有传统,又有积淀。如何让传统与新时代相结合,创新思想引领的方式方法,把有意义的事情做得有意思,把有意思的事情做得有意义,用当代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调动起青年成长成才的主观能动性,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董添:习主席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平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要结合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了解世界。201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习主席从党的奋斗目标谈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振兴之路任重道远自然地提出了对我们年轻一代的要求和期盼。
习主席结合2011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我们大学生M·M学习研究会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情况,简要回顾和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和辉煌成就,提出要进一步总结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好,使中国共产党能够继续秉持建党宗旨,为全国人民的利益,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习主席的讲话内容由GDP变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教育改革到就业理念,旁征博引而逻辑严谨,娓娓道来又逐层深入,始终贯穿着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尊崇和思考。他让我们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给了我们报效祖国的远大目标,也为我们指明了自我提升的方法和途径。
总之,习主席推心置腹的讲话是对大学生如何度过大学生活、如何更新就业观念的一次辅导。
采访组:请大家回忆一下习主席在讲话中对大学生有哪些期望与要求。
孙瑜:习主席讲话的时候,我做了详细记录。他意味深长地说:“作为大学生来讲,要珍惜大学的机遇,潜心学习,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打牢知识基础,提高综合素质……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习主席十分惜才爱才。当时正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吉林调研期间,习主席不仅在紧凑的日程中特意抽出时间与吉林大学的学生畅谈理想信念和职业发展,而且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也指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必须做好培养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工作,整体提高人才工作水平。懂人才是大学问,聚人才是大本事,用人才是大智慧。各级领导干部要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容才之量、用才之能,坚持用当适任、用当其时、用当尽才,为人才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刘洋:习主席教导我们要更新就业观念。他说,过去叫“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现在来讲,大学生就是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放低身段,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工作需要的地方去。
习主席举了一个举重运动员的例子:“一个举重运动员破世界纪录,不是他‘天生丽质’,一下就举起200公斤,而是一点儿一点儿加起来的,干大事都要一点儿一点儿地积累。”他教导大家:“事情是一件一件做起来的,本事是一点儿一点儿长起来的。”我对习主席举的这个例子印象特别深刻。
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院众议长菲科。临近会见结束时,“70后”的菲科突然问道:“您当选中国国家主席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习主席在回答菲科提出的问题时,也举了这个例子。在习主席目光沉静而充满力量地说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之后,他讲道:“一个举重运动员,最开始只能举起50公斤的杠铃,经过训练,最后可以举起250公斤。我相信可以通过我的努力、通过全中国13亿多人民勠力同心来担起这副重担,把国家建设好。我有这份自信,中国人民有这份自信。”
可见,“举重运动员”这个事例一直是习主席所思所想的,更是他时刻身体力行的。我们一定谨记这个事例,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坚持锻炼、不断加码,接过重担子,握紧接力棒,扛稳应负的责任,跑好要跑的赛程,担当起自我小家和祖国大家的责任。
采访组:习主席的讲话对你们的职业选择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董添:习主席教导我们要放低身段,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这一番话,坚定了我的信念,让我作出了庄严的职业选择。我没有选择“北上广深”这样令人神往的大城市,而是留在了我认为充满发展潜力的家乡——吉林省,没有选择光鲜靓丽的白领生活,而是用我所学的专业知识扎根到了生产第一线。从纯洁的象牙塔到带着泥土气息的电网建设一线,习主席的寄语激励着我一路前行。
习主席的一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成为我的座右铭。对于青年而言,踏入社会,往往会面临很多困难,能否保持初心,可能会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2011年冬天,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安排到距离市区几十公里外的长春热电一厂新厂进行设备调试。当时新厂正在建设过程中,周边荒凉,工厂内的环境也很差。设备调试需要连续进行168个小时,而且是在室外工作,当时是我们两个人倒班工作。冰天雪地里,蜷缩在设备旁调试的我,也曾经有过彷徨,但是我的脑海中时常会回响起习主席的叮嘱,就这样凭着一股韧劲坚持了下来。生产一线的工作是艰苦的,但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正是这份钻研和坚守,让我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与支持。
高楠:硕士毕业时,我面对多个选择,最后决定到新华社吉林分社工作。这是因为新华社老社长穆青曾提出的“勿忘人民”,和习主席的相关论述是相通的。新华社作为“马背”上的通讯社,是和党一起经历过长征的唯一一个新闻机构。新华社这个平台为我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上接天气,下接地气”,这种经历跨度给年轻人成长的帮助是巨大的。
参加工作后,我成为一名“三农”记者。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不下基层,不知民生之困;不入农村,不晓农民之忧。我的就业选择也正是践行了习主席提出的“要放低身段,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工作需要的地方去”的要求。
(来源:中国青年报)